电缆常用17种计算公式详解

在制作电缆过程中,了解各种材料的用量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。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缆制造中常用的17种计算公式,帮助您轻松计算材料用量。

1. 导体的重量计算方法: 导体的重量等于截面积乘以导体比重(铜是8.89,铝是2.7)。例如,若需要计算铜电线的重量,可以采用如下公式:120平方毫米的铜电线重量为1066.8kg/km。

2. 导体用量计算方法: 导体用量(Kg/Km)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=d^2*0.785 * G * N * K1 * K2 * C。其中,"d"表示导体线径,"G"表示导体比重,"N"表示条数,"K1"表示导体绞入率,"K2"表示芯线绞入率,"C"表示绝缘芯线根数。

3. 绝缘用量计算方法: 绝缘用量(Kg/Km)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=(D^2 - d^2)* 0.7854 * G * C * K2。其中,"D"表示绝缘外径,"d"表示导体外径,"G"表示绝缘比重,"K2"表示芯线绞入率,"C"表示绝缘芯线根数。

4. 外被用量计算方法: 外被用量(Kg/Km)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= ( D1^2 - D^2 ) * 0.7854 * G。其中,"D1"表示完成外径,"D"表示上过程外径,"G"表示绝缘比重。

5. 包带用量计算方法: 包带用量(Kg/Km)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= D^2 * 0.7854 * t * G * Z。其中,"D"表示上过程外径,"t"表示包带厚度,"G"表示包带比重,"Z"表示重叠率("1/4Lap" = 1.25)。

6. 缠绕用量计算方法: 缠绕用量(Kg/Km)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= d^2 * 0.7854 * G * N * Z。其中,"d"表示导体线径,"N"表示条数,"G"表示比重,"Z"表示绞入率。

7. 编织用量计算方法: 编织用量(Kg/Km)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:= d^2 * 0.7854 * T * N * G / cosθ。其中,"d"表示编织铜线径,"T"表示锭数,"N"表示每锭条数,"G"表示导体比重,"θ"表示角度(atan(2 * 3.1416 * (D + d * 2)) * 目数 / 25.4 / T)。

8. 其他材料比重参考值: 常见的材料比重包括铜-8.89,银-10.50,铝-2.70,锌-7.05,镍-8.90,锡-7.30,钢-7.80,铅-11.40,铝箔麦拉-1.80,纸-1.35,麦拉-1.37,PVC-1.45,LDPE-0.92,HDPE-0.96,PEF(发泡)-0.65,FRPE-1.7,Teflon(FEP)2.2,Nylon-0.97,PP-0.97,PU-1.21,棉布带-0.55,PP绳-0.55,棉纱线-0.48等。

用AI画美女,停都停不下来!御姐、甜妹、萝莉,你想要的这里都有,点击立即体验 →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